詩人艾青曾經寫過一首詩:《樹》 一棵樹,一棵樹 彼此孤離地兀立着 風與空氣 告訴着它們的距離 但是在泥土的覆蓋下 它們的根伸長着 在看不見的深處 它們把根鬚糾纏在一起。

↑陸圳雲攝 微博ID@陸_ckd
在杭州梅家塢,云溪竹徑對面的茶園內有一棵樹,和它在泥土覆蓋下的根糾纏在一起的,可能只有泥土了…這是一棵孤零零生長在一大片茶園中的樹,它站在一條水泥小路邊,這條水泥路把茶園分隔開來,一端是略顯繁忙的馬路,另一端通向茶山深處。這棵樹就在水泥路邊兀立着,它身邊的茶樹都是整齊的一般高,顯得這棵其實不怎麼高大的樹有了些“卓爾不羣”的味道。

↑陸圳雲攝 微博ID@陸_ckd
大片茶園,筆直的小路,路邊孤零零的樹,更遠的茶山---形成構圖的黃金比例,是視覺效果絕佳的背景板。

↑拍攝網紅樹的人,夜涼時節攝
於是,這棵樹“紅”了,成了網紅。杭州是個“盛產”網紅的地方,這棵因為孤獨而“紅起來”的樹成了許多人的打卡景點,甚至有情侶特意前來拍婚紗照,曬在微博朋友圈。 這只是一棵不過三四十年樹齡的樹啊!攝影師們左拍右拍,還用無人機上下翻飛穿越着拍。這讓一路之隔,雲棲竹徑內的那些努力活了千年的老樹們情何以堪?

↑夜涼時節攝
雲棲竹徑是“西湖新十景”之一,這裏有茂竹修林,曲徑通幽。清涼竹海之間,這裏的古樹種類之多、年代之久,在整個西湖風景區中也獨佔魁首,相比路口那棵網紅小樹,這裏的好多株老樹可都是有“古樹名木”身份銘牌的哦!每年還有“養wei老hu費fei”可以領。

↑夜涼時節攝
從檢票口入雲棲,不出二十米便有一棵高聳入雲的楓香樹,樹幹要至少二人才能合抱。仰頭望去,樹姿雄偉,直插雲天。 這棵楓香樹的樹齡已超過1030年,幾乎和千年古剎雲棲寺的歷史一樣悠久。深秋時節,楓香葉色紅豔,美麗壯觀,給雲棲濃綠的景緻染上一抹嫣紅。 西湖風景區山林之中樹齡排名前五位的楓香全在雲棲,都在700年以上。雲棲雙碑亭邊的古楓香,主幹高38米,需三人才能合抱。 在雲棲的主幹道南側密密層層的竹子間,還隱藏着幾棵樹中活化石——珙桐。珙桐是1000萬年前新生代第三紀留下的孑遺植物,野生種只生長在中國西南四川省和中部湖北省和周邊地區。在第四紀冰川時期,大部分地區的珙桐相繼滅絕,只在中國南方的一些地區倖存下來。珙桐已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,被譽為“植物界的大熊貓”。

↑雲棲的珙桐花,圖自西湖景區錢江管理處
珙桐的花期在四五月份。紫紅的頭狀花序被包裹在基部兩片大而潔白的苞片裏,像是展開翅膀探出腦袋的白鴿,盛花時,張張白色苞片在綠葉中若隱若現,猶如千萬只白鴿棲息在樹梢枝頭。所以,珙桐也被稱為“鴿子樹”。 雲棲的這幾棵“鴿子樹”就是從四川遠道“飛”來的。相比於珙桐的原生境,雲棲的海拔並不高,在引種時,景區的園林工作者還曾擔心它們因為海拔突然降低而無法開花,但在第二年春天,遠道而來的“鴿子”還是按時展開了白色的翅膀。這之後每年的春天,珙桐花都會按時開放,翠竹白羽,恍如竹林中蹁躚欲飛的鴿子。 香樟是杭州的市樹。這種兼美觀與實用的樹種出現在杭州的各個地方,雲棲也不例外。不過,雲棲的香樟有些特殊——它們是陳雲同志在上世紀80年代親手栽下的。

↑陳雲植樹碑,夜涼時節攝
陳雲同志和妻子于若木前後三十多次來雲棲郊遊,每次都流連忘返。 1985年春天,杭州評選新西湖十景,雲棲竹徑成為了新十景之一。為了給新十景增色,平時惜墨如金的陳雲欣然答應了給雲棲竹徑題寫景碑的要求,揮毫寫下了蒼勁瀟灑的“雲棲竹徑”四個大字,並且在景碑亭前親手植下了三棵香樟樹。 1998年,杭州市園林文物局將這三棵香樟樹列入了杭州市古樹名木目錄。2004年,其中一棵香樟樹被移到了上海的陳雲紀念堂。另外的兩棵,如今依然在陳雲同志撰寫的“雲棲竹徑”碑亭邊,在雲棲的竹海間,靜默地守護着。 雲棲的底色是綠色的,四季輪替,各色野花帶給這裏不同色彩的點綴。 春天,白色的珙桐、粉紅色的茶梅,藍色的刻葉紫堇、白色的鴨兒芹、黃色的小毛茛,形成色彩繽紛、自然野趣的地被植物景觀。 夏季,萬竿翠竹下,黃色的石蒜、白色的異葉天南星和杜若次第開放,你若是在雲棲避暑乘涼,可別忘了看各種野花。隨着夜幕降臨,閃着微光的流螢在溪溝旁,竹林間跳舞。此時若有一輪明月掛竹梢,溪水叮咚萬綠如夢。 秋季,古楓香的葉子紅了,在竹徑旁、木棧道邊雞爪槭和黃連木的葉子也是紅的,桂花香氣會鑽入你的鼻孔,提醒你去找它們。 冬季,黃色的臘梅淡香隱隱,翠竹傲雪鳥鳴林幽。

↑胡海夏攝
對於樹而言,其實沒有什麼“紅”不“紅”的,哪怕是吳越國王,清帝康乾也早是雲煙過往。 枯木龍吟法身翠竹,黃花紅葉無非般若。 ▼延伸閲讀▼ 雲棲竹徑有螢火蟲嗎? 雲棲流螢,閃爍在林間七月的夜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