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市快報 “過去二三十年,製造講究規模化、標準化。未來三十年,製造講究智慧化、個性化和定製化。”
就在邁入“十三五”那一年的雲棲大會上,“新制造”的概念在杭州被提及。 這種改變,從2015年初人們捨近求遠跑去日本買“智能馬桶蓋”這件事情上就能看得出來。 雖然後來被證實,這個“日本智能馬桶蓋”的“孃家”就在杭州,但這件事情也提醒着我們,隨着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,商品在滿足大家“能用”的需求後,“好用”的品質,越來越被大家看重。 而當個性化、多樣化的商品成為消費主流後,自然而然地就會給製造業提出新的要求:創新。 “十三五”時期的一個重要思路,就是“着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使供給能力滿足廣大人民日益增長、不斷升級和個性化的物質文化和生態環境需要”,強調“加快發展新型製造業”“加強質量品牌建設”。 縱觀5年來的消費趨勢,“杭州造”日益佔據消費市場,有了越來越多的粉絲。 不僅誕生、崛起了許多新品牌,老字號的杭州貨也再次走紅,張小泉、王星記、孔鳳春等陪伴了幾代杭州人的老品牌,也在創新中煥發出了新的活力。 杭州“十三五”規劃中提到,產業創新發展要形成杭州模式……推動全市制造業向高端化邁進。 杭州在“新制造”上邁出的實質性的一大步,在2019年9月20日。 2019年9月20日,杭州召開全面實施“新制造業計劃”動員大會,發佈了“新制造業計劃”,並定下明確的目標:實現規上工業企業、十百千億企業、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和工業投資、工業技改總量、新引進項目投資額“六個倍增”,使杭州製造業整體達到全國先進水平,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製造業強市。 這是被載入杭州製造業發展史的一天。 當天,杭州確定了首批100家試點企業,並抽調了優秀幹部駐點服務,及時反饋企業需求,幫助企業解決難題,當企業服務專員和政企合作紐帶。 這是杭州的決心與信心。 對杭州來説,數字經濟和製造業都很重要,要“兩手抓、兩手都要硬”。杭州提出實施“新制造業計劃”,就是要形成數字經濟與製造業“雙引擎”,推進杭州新時代製造業高質量發展。 “製造業是城市經濟的根基,是杭州確保繼續走在前列的底氣。製造業沒有過時,而且永遠不會過時。” “製造業是杭州經濟的頂樑柱,過去是,現在是,將來也是”。 全面實施“新制造業計劃”動員大會上,省委常委、市委書記周江勇的講話令與會人員備受鼓舞、精神振奮。 2019年,或許將成為杭州製造業的又一個起點。 實施“新制造業計劃”一年多來,杭州製造業交出了一張亮眼的“成績單”。 從今年上半年的經濟運行情況來看,製造業成為了拉動杭州經濟反彈的重要力量。 上半年,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1636億元,增長0.1%,比一季度回升11.7個百分點。主要行業中,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、醫藥製造業分別增長12.9%和20.5%。 此外,高新技術產業、裝備製造業、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4.7%、5.3%和8.8%,增速均高於規上工業。 正是有了製造業的回升,杭州經濟深V反彈才更加紮實穩健。 同時,杭州也在深化推進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、“畝均論英雄”改革,淘汰落後產能。 今年,杭州完成低效企業改造提升85家,盤活土地面積1106畝;完成淘汰落後產能涉及企業56家、低散亂企業(作坊)整治提升企業721家。 這些杭州製造業躍升發展的新亮點,都折射出了“十三五”的輝煌成就。 |